多数耳积水患者无须手术,可通过药物治疗或观察缓解。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积液性质、病程长短、听力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合并中耳结构异常。
浆液性积液通常由感冒或过敏引发,多数通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以及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治疗可吸收;黏稠胶耳可能需鼓膜穿刺抽液。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病程小于3个月时,建议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鼻腔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超过3个月的慢性积液若影响听力,需评估手术指征。
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聋超过40分贝且持续3个月以上,或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时,可能需鼓膜置管术;轻度听力下降可先尝试自动吹张器训练。
合并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者,需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单纯鼓膜内陷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改善。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期可热敷耳周促进循环,若出现耳痛加剧或发热应及时复查耳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