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高血压可通过测量血压变化、观察症状反应、进行倾斜试验、结合病史评估等方式诊断。体位性高血压通常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在平卧位和站立位分别测量血压,若站立后收缩压升高超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超过1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体位性高血压。建议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重复测量。
站立时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乏力等低血压症状,但测量显示血压反常升高,这种症状与血压分离现象是重要诊断线索。需记录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在医疗机构通过倾斜床试验,监测体位改变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可明确血压异常反应模式。该检查能区分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体位性高血压。
详细询问用药史、慢性病史和家族史,排查降压药物、抗抑郁药等可能诱因,评估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
确诊体位性高血压后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增加水和盐分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