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是否严重需结合病因和肾功能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提示存在慢性肾脏病变,可能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疾病引起。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肾单位逐渐破坏,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糖尿病肾病由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通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判断残余肾功能,双侧肾萎缩伴肾功能失代偿需透析治疗,单侧萎缩对侧代偿良好者预后较好。
严重肾萎缩可能并发肾性贫血、电解质紊乱或尿毒症,需监测血红蛋白、血钾及尿素氮水平。
控制原发病进展是关键,糖尿病肾病需严格控糖,高血压肾病应维持血压达标,终末期可选择肾脏替代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