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改善。血稠可能由饮水不足、高脂饮食、代谢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液黏度。
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或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规范用药,将血糖、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避免继发性血液黏稠度增高。
长期血稠患者应戒烟限酒,每3-6个月复查血流变指标,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