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盐量异常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或罕见骨代谢疾病,数值偏高常见于骨质硬化,偏低多与骨量流失相关。
骨盐量偏低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与雌激素下降、钙吸收不足有关,表现为骨痛、易骨折,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盐溶解,可能由腺瘤或增生引起,伴随高钙血症、肾结石,需手术切除病灶或使用西那卡塞等钙受体调节剂。
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障碍导致骨盐沉积不足,常见于日照不足或胃肠吸收障碍,表现为骨痛、肌无力,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
骨盐量异常增高多见于遗传性骨病或氟中毒,X线显示骨密度增高伴骨髓腔狭窄,需根据病因采用螯合剂治疗或对症处理。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日常保证钙质摄入如乳制品、豆制品,适度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盐平衡,异常数值需由内分泌科或骨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