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修复主要针对产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及长期腹压增高者,可预防尿失禁、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修复方式主要有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训练、手术治疗。
盆底肌松弛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严重时需使用盐酸米多君或雌激素软膏,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者可配合索利那新。
盆底肌承托力下降易引发子宫脱垂、直肠膨出。生物反馈训练能改善轻度脱垂,重度需行阴道封闭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常伴有下坠感、排便困难等症状。
肌力减退会导致性快感缺失。电刺激治疗可增强肌肉收缩力,配合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合并盆腔充血综合征者需加服地奥司明。
盆底肌属于深层核心肌群,损伤可能引发慢性腰痛。建议结合悬吊训练和腹式呼吸,顽固性疼痛需排除骶髂关节错位。
日常应避免久蹲、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产后42天起可进行专业评估,修复期间配合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