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是否传染取决于病原体类型,常见传染性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志贺菌等,非传染性因素如食物过敏或药物刺激则不会传染。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物品可能引发传染,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48小时后,对症治疗可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沙门氏菌或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水源是主要传播源,表现为发热伴黏液脓血便,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黄连素片,接触者需做好手卫生。
阿米巴原虫或贾第鞭毛虫可通过污染水源传播,慢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是常用治疗药物,集体生活时需煮沸饮用水。
食物不耐受或药物相关性胃肠炎无传染性,表现为进食特定食物后腹痛腹泻,消除诱因后症状可缓解,必要时可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预防传染性胃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处理呕吐物时戴手套口罩,患者餐具应单独消毒,恢复期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帮助胃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