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子宫内膜的危害主要包括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月经异常等。该操作属于侵入性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操作过程中可能将病原体带入宫腔,导致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异常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器械操作可能损伤子宫肌层,严重时穿透子宫壁,引发腹腔内出血或脏器损伤。可能与子宫位置异常、操作力度过大有关,需紧急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修补。
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纤维化,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封闭,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可通过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使用雌二醇促进内膜修复。
内膜过度刮除可能影响周期性脱落,出现经期延长、经量过少甚至闭经。通常与内膜基底损伤有关,需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药物调节周期。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1个月,观察出血情况,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复查。日常可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帮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