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小便尿道痛可能由尿道感染、激素水平变化、会阴卫生不良、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清洁护理、药物缓解疼痛等方式改善。
月经期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伴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增加饮水量。
经期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刺激膀胱黏膜,引发排尿刺痛。建议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必要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
经血污染或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用品,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经期输尿管扩张可能使隐匿性结石移动,表现为突发性绞痛伴血尿。需通过超声确诊,可选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促进排石。
经期建议穿着棉质内裤,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