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常见的认识误区主要有对疾病严重性认知不足、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忽视生活方式调整、误认为症状消失即痊愈四个方面。
部分患者认为房颤只是心悸无需治疗,实际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过度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忽视病因治疗,房颤可能与高血压、甲亢等基础疾病相关,需同步控制原发病,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
忽略限酒、控盐、减重等生活干预,咖啡因和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发作,建议每日记录心率并避免剧烈运动。
阵发性房颤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实际上仍需长期抗凝治疗,导管消融术后也需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房颤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饮用浓茶或酒精饮料,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