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基础疾病、药物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白蛋白偏高通常由脱水、慢性炎症、肝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过量食用肉类、蛋类及乳制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
积极治疗可能引起白蛋白升高的原发病,如慢性肝炎患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糖尿病患者需稳定血糖水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接受化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降低血液浓缩状态,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硼替佐米等靶向药物。
每3-6个月复查血清白蛋白及肝功能指标,观察水平变化趋势,同时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排除肾脏病变可能。
保持适度饮水习惯,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发现指标持续异常应及时就诊血液科或肝病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