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病原体经皮肤黏膜破损处入侵,导致局部淋巴结持续肿大伴压痛,需进行脓液培养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多组淋巴结慢性增生,伴随低热乏力,可选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卧床休息。
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传播导致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形成无痛性包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疗程不少于6个月。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表现为淋巴结对称性肿大,需采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控制原发病。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感染灶,出现持续淋巴结肿大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肿瘤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