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耳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内分泌物增多,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退热、鼓膜穿刺、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幼儿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是幼儿中耳炎最常见原因,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高热症状。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中耳炎,常伴随流涕、咳嗽症状。家长需保持鼻腔通畅,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退热。
幼儿咽鼓管短平直的结构易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表现为耳闷、耳鸣。家长需避免让幼儿躺着喝奶,可进行捏鼻鼓气训练,严重时需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患儿易反复发作中耳炎,可能伴随反复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加强营养补充,必要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行鼓室置管术。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母乳喂养可降低复发概率,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耳流脓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