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器械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药物毒性、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限制体力活动并保证卧床休息,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需持续心电监护。
可能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等改善心肌代谢。
可能与心肌持续纤维化、传导系统受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等症状。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恶性心律失常者可考虑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终末期患者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时,需评估心脏移植手术指征。合并室壁瘤或瓣膜严重反流者可能需行心室成形术。
建议保持低脂低盐饮食,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功能恶化。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