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营养补充、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骨微结构破坏、炎症反应、肌肉痉挛、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用于重度疼痛,降钙素鼻喷剂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剂型。
超短波、红外线等热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低频脉冲电刺激能阻断痛觉传导,定制支具可减少承重骨负荷。需在康复科医师评估后进行治疗。
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剂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适量补充胶原蛋白肽有助于骨基质合成。需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过量。
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担,防跌倒措施包括使用助行器、居家防滑改造,戒烟限酒避免加速骨量流失。疼痛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新发骨折需及时骨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适度日照,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