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通常不会自愈,但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等方式有效控制。乳糖不耐受主要与基因遗传、肠道疾病、年龄增长、小肠手术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由LCT基因表达下降导致,亚洲人群高发。建议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酸奶,可服用乳糖酶补充剂如力康立、安琪酵母乳糖酶。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能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相关,通常伴随腹泻、腹胀。需治疗原发病,急性期可选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自然降低,表现为饮用牛奶后胃肠不适。建议分次少量摄入乳制品,或改用舒化奶等低乳糖产品。
肠道切除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乳糖酶缺乏,症状包括肠鸣、排气增多。术后恢复期应避免高乳糖食物,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辅助消化。
日常可尝试无乳糖饮食,逐步建立耐受性,同时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替代补充,如食用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