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骨骼断裂。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则是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因轻微外力导致的骨骼完整性破坏。
骨质疏松早期多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骨痛和身高缩短,骨质疏松性骨折则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功能障碍和局部畸形等典型骨折症状。
骨质疏松主要通过骨密度检测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部位和类型。
骨质疏松治疗以药物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为主,骨质疏松性骨折需优先处理骨折,再针对骨质疏松进行长期管理。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定期监测骨密度,加强防跌倒措施,均衡摄入钙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以预防骨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