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温热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治疗方式包括直接灸、隔姜灸、悬灸、温针灸等,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
1、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皮肤上施灸,常用关元、气海等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烫伤。
2、隔姜灸:
在皮肤与艾炷间放置姜片,既保持温热效应又减少皮肤刺激,适合体质敏感者。
3、悬灸:
艾条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烤,通过辐射热作用缓解盆腔粘连,每次15-20分钟为宜。
4、温针灸:
针刺得气后在针尾插艾条施灸,兼具针刺与艾灸双重功效,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艾灸治疗期间应避免寒凉饮食,注意腹部保暖,若出现经量异常增多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