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细菌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血便,严重时可出现脱水或休克,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及肠道菌群调节。
大便呈水样或黏液脓血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可能伴随酸臭味。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进食后频繁吐奶或喷射性呕吐,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家长需保持喂养间隔,少量多次喂食,必要时暂停母乳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体温超过38℃提示感染加重,可能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有关。需物理降温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粪便带血丝或果酱样便,常见于志贺菌感染。需紧急就医进行血常规及便常规检查,严重时需联合使用益生菌和蒙脱石散。
家长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喂养前后清洁乳头及奶具,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