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灸可能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局部皮肤损伤、神经刺激反应、晕针现象、感染风险等。电针灸作为物理疗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不当使用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电流强度过大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瘀斑,操作时电极片接触不良会引发表皮破损。出现红肿需立即停止治疗,局部涂抹烫伤膏或碘伏消毒。
电流传导异常可能诱发肢体麻木或肌肉抽搐,与神经病变患者风险更高。需调整电极位置并降低电流强度,严重时需服用甲钴胺营养神经。
体质敏感者易出现头晕冷汗等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多因空腹或紧张导致。应立即平卧并饮用糖水,必要时监测血压心率。
重复使用的电极片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皮肤感染,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出现化脓需进行细菌培养,口服头孢克肟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治疗前后应清洁皮肤并检查设备状态,避免在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施针,孕妇及癫痫患者禁用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