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快速吸收,可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两类,早期表现以牙龈炎症为主,进展期出现牙齿松动,终末期可导致牙齿脱落。
多见于35岁以下人群,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部分患者存在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
牙槽骨吸收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6个月内附着丧失可达3毫米以上,需采用龈下刮治配合骨移植术等治疗。
约50%患者有家族病史,与IL-1基因多态性相关,建议对家族成员进行早期筛查,可使用米诺环素缓释剂辅助治疗。
临床表现与菌斑量不成正比,主要与伴放线放线杆菌感染有关,需进行微生物检测指导靶向用药,常用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
建议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控制菌斑,避免吸烟等加重因素,出现牙齿移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