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低钾血症、干咳、头晕、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常见降压药副作用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干咳、利尿剂导致电解质紊乱、钙通道阻滞剂引发水肿、β受体阻滞剂诱发心动过缓。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能引起钾离子流失,表现为肌无力或心律失常,可遵医嘱补充氯化钾缓释片或联用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卡托普利等普利类降压药可能引发支气管刺激导致干咳,与缓激肽积聚有关,严重时可更换为沙坦类药物如缬沙坦或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缓解症状。
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可能引起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表现为踝部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缓解或联用小剂量利尿剂,必要时更换为氨氯地平。
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可能抑制窦房结功能导致心动过缓,伴有乏力症状,心率低于50次/分时应调整剂量或改用阿罗洛尔等αβ受体阻滞剂。
服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保持低盐饮食并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