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后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包括免疫功能下降、血小板升高、感染风险增加、消化功能减弱等。多数情况下人体可通过代偿机制适应,但需长期监测健康状况。
脾脏是重要免疫器官,切除后B淋巴细胞减少,可能增加肺炎链球菌等特定病原体感染风险。建议定期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
脾脏具有过滤血小板功能,切除后可能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需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儿童脾切除后爆发性感染概率显著增高,家长需警惕发热等感染征兆。成人术后5年内需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
脾脏参与红细胞代谢,切除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等助消化药物,并少量多餐进食。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外伤,每年复查血常规和免疫功能,出现发热、瘀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