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皮肤红肿、低热乏力以及活动受限。症状发展通常从轻微不适逐渐加重,可能伴随骨质破坏和窦道形成。
早期表现为患处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可能与骨膜炎症刺激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
病变区域皮肤温度升高并出现弥漫性肿胀,触摸有压痛感。需警惕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胶囊或利奈唑胺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体温波动在37.5-38.5摄氏度,伴随食欲减退和疲倦感。这种全身反应提示细菌毒素入血,需通过血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
受累肢体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减小,被动活动诱发剧痛。X线检查可能显示骨皮质不规则增厚,严重者需手术清除死骨并植入抗生素骨水泥。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CRP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并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评估骨质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