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正常值一般为100-300×10⁹/L,实际数值可能因年龄、检测方法、生理状态等因素波动。
新生儿期血小板正常范围较宽(150-450×10⁹/L),学龄期儿童逐渐接近成人标准,家长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参考值差异。
静脉血检测结果较末梢血更稳定,采血过程中挤压过度可能导致假性降低,建议选择标准化实验室复查异常结果。
剧烈运动、月经初潮期可能出现一过性升高,高原地区儿童常有代偿性增多,这些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通常伴出血倾向;增多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或感染后反应。
发现血小板异常应复查血常规,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伤,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