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与脱肛可通过发病位置、症状特征、病因及检查手段进行区分。主要鉴别点包括病灶来源、脱出物形态、伴随症状及专科检查结果。
痔疮源于肛管静脉丛曲张,多位于齿状线上下;脱肛是直肠黏膜或全层经肛门脱出,病灶起始于直肠内壁。
痔疮脱出物呈结节状,表面可见紫红色静脉团,伴便血或瘙痒;脱肛脱出物为环形或圆柱形黏膜皱襞,严重时可见肠壁全层脱垂。
痔疮多因久坐、便秘等致静脉回流受阻;脱肛常因盆底肌松弛、慢性腹泻等导致直肠固定结构薄弱。
肛门镜可观察痔核大小及出血点;直肠指诊能判断脱肛程度,必要时需行排粪造影评估盆底功能。
出现肛门不适建议尽早就诊肛肠科,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及适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