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息肉导尿后滴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尿道口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尿道损伤、激素水平变化、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导尿后轻微出血可通过无菌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同时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建议使用碘伏消毒液清洁尿道口周围。
出血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配合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伴有炎症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
较小息肉可采用激光或电灼治疗,通过高温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治疗后需观察出血情况,定期复查尿道口恢复状况。
对于反复出血、体积较大的息肉需行尿道口息肉切除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定期换药。
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稀释尿液,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术后3个月内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