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三个月宝宝频繁吐奶
病情描述:
三个月宝宝频繁吐奶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个月宝宝频繁吐奶可能由生理性胃部发育不成熟、喂养方式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吐奶频率与性状,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必要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生理因素

    婴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奶液易反流。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十五分钟,避免立即平躺。

    二、喂养不当

    奶瓶孔洞过大导致吞咽过快、喂奶时宝宝哭闹吸入空气等均可引发吐奶。家长需选择合适奶嘴,保持喂奶姿势呈四十五度角,喂奶后避免剧烈活动。

    三、胃食管反流

    可能与食管下段压力不足、胃排空延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吐奶伴烦躁、弓背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保护黏膜并调节胃肠功能。

    四、过敏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可导致胃肠黏膜水肿,通常伴有湿疹、腹泻等症状。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医生可能开具西替利嗪滴剂、蒙脱石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药物抗过敏并修复肠道。

    日常注意记录吐奶与喂养关联性,避免过度喂养,若吐奶伴随体重下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舌下温度37.3℃是低烧吗
舌下温度37.3℃与临界值相差不远,若不存在生理性因素属于低烧;若存在生理性因素,则不属于低烧。 舌下正常温度应为36.3-37.2℃,舌下温度37.3℃与临界值相差较近,应考虑是否存在生理性因素,若不存在生理性因素,且伴有喉咙肿痛、头痛、咳嗽等症状,则属于低烧。 若存在生理性因素,如一天中体温存在波动,通常中午或下午体温较高;或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因素,同样会导致体温生理性升高。这种情况下,舌下温度37.3℃不属于低烧。
发烧发抖是怎么回事
发烧发抖是细菌或病毒引起肌肉神经兴奋导致的,出现该症状应及时予以退热治疗。 身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引起炎症反应,会导致身体持续高热,而高热会引起身体血管收缩,肌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震颤、抽搐,多表现为发抖发冷。出现发烧发抖症状,可尽快到正规医院化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同时服用退烧药物治疗。
发烧发冷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体温未超过38.5度时,可通过洗热水澡、温水擦浴等方法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度时需服用退烧药,需针对病因合理用药,可使体温快速下降。 1.洗热水澡:体温未超过38.5度,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可洗热水澡,解肌发汗、辛温散寒,促使体温快速下降。 2.温水擦浴:用温热的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加快体表散热,可使体温快速下降。 3.退烧药:体温超过38.5度时,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应用吲哚美辛栓肛门给药,解热镇痛,使体温快速恢复正常。因细菌感染导致时,可用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抗菌消炎,消除诱因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CD3和CD8偏高是什么意思
CD3和CD8主要评估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偏高较少,无临床意义,恰恰表明细胞免疫较好;若偏高较多,提示可能存在炎症、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超敏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花粉症、支气管哮喘、器官排斥反应、部分病毒感染、白塞氏病等。 具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体征、其他的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单凭该项指标不能明确判断。
SAA血清淀粉样蛋白高怎么办
SAA血清淀粉样蛋白高说明存在感染,可能是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SAA血清淀粉样蛋白可反应机体感染程度及进行炎症治疗后恢复的敏感指标,其升高说明体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若为细菌感染,可选择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 若为病毒感染引起,则可选择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或者中成药进行治疗,控制住病毒感染后,血清淀粉样蛋白指标会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