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部位酸痛可能由局部炎症反应、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痂生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康复训练、营养补充、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骨折后组织损伤会引发无菌性炎症,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固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引发牵涉痛。康复期需进行等长收缩训练,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制动期间骨量流失加速可能引起应力性疼痛。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同时进行抗阻力训练。
愈合期新生血管和骨痂重塑可能产生牵拉痛。可选用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疼痛明显时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
骨折康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5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300克深色蔬菜及适量坚果,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