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体温通常持续在37.3-38℃之间。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低热,常伴随咳嗽、咽痛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配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长期低热,多伴有盗汗、消瘦。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较长。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可能出现低热伴心悸、多汗。常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引起长期低热,需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监测相关抗体指标。
建议低热持续超过一周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