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量少主要通过调理气血、补肾健脾、疏肝解郁、温经散寒等方法改善体质,常用方式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饮食调理。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气血两虚型可用八珍汤,肾虚型用归肾丸,肝郁气滞型用逍遥散,寒凝血瘀型用温经汤,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症状调整用药。
选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和血液循环。
对神阙、气海等穴位实施隔姜灸或直接灸,改善宫寒血瘀型月经量少,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注意防止烫伤。
日常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枸杞红枣粥等药膳,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经期前后适量饮用红糖姜茶辅助温经活血。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劳累,若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改善或伴随严重腹痛,建议结合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