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可通过体位调整、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方式护理。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慢性疾病、跌倒等原因引起。
保持患肢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使用软垫支撑骨突部位,每2小时协助翻身避免压疮,床铺保持平整干燥。
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镇痛药物,配合冷热敷交替缓解肿胀疼痛,分散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深呼吸减少肺部感染风险,保持会阴清洁降低尿路感染概率,监测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伤后1周开始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3周后逐步增加主动肌肉收缩训练,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负重练习。
饮食需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时须有家属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