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血可能由肛裂、牛奶蛋白过敏、肠套叠、细菌性肠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出血性状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排便困难导致肛门黏膜撕裂,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家长需增加婴儿水分摄入,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膏保护肛周皮肤。
配方奶喂养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肠炎,表现为黏液血便伴湿疹。家长需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肠道嵌套导致缺血性出血,出现果酱样血便伴阵发性哭闹。需急诊空气灌肠复位,严重者需肠切除吻合术治疗。
沙门氏菌等感染引发肠黏膜损伤,表现为血水样便伴发热。需完善大便培养,使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发现血便应立即留取样本送检,记录出血频率和喂养情况,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母乳喂养母亲需暂停可疑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