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齿可通过口腔清洁护理、局部氟化物治疗、充填修复、全麻下牙齿治疗等方式干预。奶瓶龋齿通常由长期含奶瓶入睡、高糖饮食、口腔卫生不良、釉质发育缺陷等原因引起。
哺乳后及时用纱布清洁婴儿牙龈与牙齿表面,避免奶液残留。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餐后漱口习惯,减少糖分对乳牙的侵蚀。
医生可能推荐氟化钠凝胶或氟保护漆涂抹龋坏部位,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浅龋时可使用氟化泡沫辅助治疗。
对于已形成龋洞的牙齿,可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需在儿童配合度较高时进行,严重缺损可能需预成冠修复。
多颗牙齿严重龋坏且无法配合治疗的幼儿,需在全麻下一次性完成患牙处理。这种情况多与长期夜间哺乳有关,可能伴随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改用杯子饮用液体,定期使用指套牙刷清洁乳牙,并每半年进行专业涂氟防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