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均属于异常现象,理想状态应为规律周期,波动超过7天需警惕内分泌或器质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改变月经周期,伴随经量异常或腹痛,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必要时行宫腔镜手术。
长期压力、焦虑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月经推迟,通过心理疏导、规律作息可改善,严重者需短期服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
短期内体重骤增骤减会影响瘦素分泌,建议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过度节食者需补充维生素E和铁剂。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补充亚麻籽、黑芝麻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异常持续需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