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污染等途径传播,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
病原体通过患者粪便排出,污染水源或物品后经口摄入感染。接触患者排泄物后未彻底洗手可导致传播,建议家长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儿童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
与患者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接触感染。家长需对患儿用品进行高温消毒,护理前后严格洗手,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生水易引发群体性感染。发病期间应避免生冷食物,婴幼儿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部分病毒可通过呕吐物气溶胶短距离传播。集体机构出现病例时应隔离至症状消失72小时后,环境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成人预防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秋季腹泻流行期间应加强手卫生,婴幼儿餐具单独消毒,出现持续发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