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有疙瘩可能与乳腺导管堵塞、乳头皲裂、乳腺炎、乳头湿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保持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乳汁淤积导致乳腺导管堵塞,形成乳白色或黄色小疙瘩,伴有局部胀痛。建议增加哺乳频率,哺乳前热敷帮助疏通,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癖消片、蒲公英颗粒、通乳颗粒等药物。
婴儿吸吮方式不当或过度清洁导致乳头皮肤破损,形成红色疼痛性疙瘩。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护创面,纠正衔乳姿势,医生可能推荐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康复新液等外用制剂。
细菌感染引发乳腺组织炎症,乳头周围出现红肿硬结伴发热。需及时排空乳汁,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过敏或潮湿环境诱发乳头皮肤过敏性炎症,表现为瘙痒性丘疹或水疱。避免抓挠,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等药物。
哺乳期出现乳头异常应及时调整哺乳方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若疙瘩持续增大、化脓或伴随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脓肿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