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干预。病情进展通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慢性肾病主要诱因,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值。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同时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等。
肾功能不全时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碳酸司维拉姆调节钙磷代谢。尿毒症前期可选用阿魏酸哌嗪片改善微循环,但须严格监测肾功能变化。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条件允许可考虑肾移植。透析治疗需每周进行2-3次,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量,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