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多数情况下安全性较高,潜在风险主要有神经损伤、感染、术后复发、邻近节段退变等。
术中操作可能短暂压迫神经根,表现为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通常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恢复。
穿刺部位可能发生细菌感染,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术后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椎间盘残留组织可能再次突出,与术后过早负重有关,复发后可采用射频消融或胶原酶溶解术进行二次干预。
治疗节段力学改变可能加速相邻椎间盘退化,表现为新发颈肩痛,需通过颈椎牵引和核心肌群锻炼延缓进展。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佩戴颈托,避免低头动作,三个月内禁止游泳及羽毛球等颈部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