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怎么抢救

关键词: #心脏
关键词: #心脏
心脏骤停可通过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用药、高级生命支持等方式抢救。心脏骤停通常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创伤性休克等原因引起。
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抢救的核心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帮助维持血液循环。操作时需将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配合2次人工呼吸,确保胸廓有起伏。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识别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实施电击除颤。使用时需按照设备语音提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右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后按下放电按钮。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公共场所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通常有明确操作指引。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内呕吐物或假牙等异物。对无自主呼吸者需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用简易呼吸器,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使胸廓抬起。有条件时可插入口咽通气管或进行气管插管,建立高级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维持有效氧合。
建立静脉通道后可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每3-5分钟静脉推注1毫克,该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对于顽固性室颤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300毫克,或利多卡因注射液1-1.5毫克/千克体重。碳酸氢钠注射液仅用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或长时间复苏者。
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心电监护、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针对可逆性病因需同步处理,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低温治疗对恢复自主循环后昏迷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整个抢救过程需团队协作,严格按照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流程操作。
心脏骤停抢救需争分夺秒,目击者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开始心肺复苏。日常应学习基本生命支持技能,了解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位置。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需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突发胸痛、心悸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