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癌报告需重点关注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情况,主要解读维度包括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结果、TNM分期和分子检测指标。
CT或PET-CT报告需观察肿瘤大小、边界清晰度、是否侵犯邻近器官,以及纵隔淋巴结的短径是否超过10毫米,这些特征直接影响临床分期。
病理报告需明确鳞癌、腺癌或小细胞癌等分型,同时注意分化程度和Ki-67增殖指数,其中小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需优先确认。
T代表原发灶浸润深度,N显示淋巴结转移范围,M指远处转移情况,IIIB期以上通常失去手术机会,需结合分子检测制定方案。
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检测结果决定靶向治疗适用性,PD-L1表达水平则影响免疫治疗方案选择,建议由肿瘤科医生综合评估。
获取报告后应携带完整资料至肿瘤专科复诊,避免自行解读数值,日常需戒烟并保持呼吸道清洁,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