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与普通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骨折线的复杂程度和骨块数量,粉碎性骨折通常表现为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且伴有明显移位,普通骨折则多为单一骨折线。
普通骨折常见线性或斜形骨折线,骨块数量不超过两块;粉碎性骨折呈现多条放射状骨折线,骨块数量超过三块且常伴有骨缺损。
普通骨折多由中低能量创伤导致,如跌倒或扭伤;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如车祸或高处坠落,常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
普通骨折愈合周期相对规律,约6-8周可形成稳定骨痂;粉碎性骨折因血供破坏严重,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3-6个月,且易出现延迟愈合。
普通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粉碎性骨折多需手术内固定,常使用锁定钢板、髓内钉等器械,部分病例需植骨修复缺损。
骨折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早期避免患肢负重,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修复,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