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通常属于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休息、药物干预及密切观察等方式缓解。发热多由疫苗激活免疫反应、个体敏感差异、合并感染或接种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建议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家长需保持患儿衣物透气,每2小时复测体温。
发热期间需多饮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保证充足睡眠。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剧烈活动,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发热可能与疫苗佐剂刺激、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常伴头痛或肌肉酸痛。
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皮疹、呕吐需及时就医,排除疫苗过敏或细菌感染。家长需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及剧烈运动,饮食选择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高热惊厥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