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补液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代谢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建议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注意避免多种退热药混用。退热药可能掩盖病情,需配合病因治疗。
发热伴随大量出汗时需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稀释果汁。
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免疫性疾病或肿瘤性发热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发热期间宜进食粥类、果蔬汁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