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漏气可能由外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疱破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氧疗、手术修补等方式治疗。
胸部外伤可能导致肋骨骨折刺破肺组织,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药物包括头孢呋辛、氨溴索、布洛芬。
瘦高体型青年易发原发性气胸,与肺尖部胸膜下微小气泡破裂有关,症状为咳嗽后胸痛。轻度气胸可吸氧观察,反复发作需胸腔镜手术,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乙酰半胱氨酸、曲马多。
长期吸烟者肺组织弹性下降,肺泡破裂融合成肺大疱,破裂后导致慢性气胸,伴有咳嗽咳痰。需持续低流量吸氧,使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羧甲司坦等支气管扩张剂。
先天性或继发性肺大疱在剧烈运动时易破裂,引发张力性气胸,出现口唇紫绀等缺氧表现。紧急情况需针头减压,后期可行肺大疱切除术,药物包括莫西沙星、氨茶碱、地塞米松。
出现胸闷气促症状应保持静卧,避免剧烈咳嗽,及时就诊呼吸内科完善胸部CT检查,术后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