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140毫米汞柱多数情况下属于1级高血压,是否需要服药需结合心血管风险分层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合并疾病、靶器官损害、生活方式干预效果。
无糖尿病或器官损害的低危患者可先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调整,中高危患者需考虑药物干预。风险评估需由医生根据血脂、血糖等指标综合判断。
80岁以上老年人降压目标可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年轻患者需更严格控制血压。年龄增长伴随血管弹性下降,药物选择需谨慎。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者血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即需用药。这类患者可选用ARB类如缬沙坦、CCB类如氨氯地平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未用药者应每周测量血压并记录,初期用药者需2-4周复查。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评估全天血压波动情况。
建议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对降压有明显帮助,戒烟限酒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