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热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保持环境凉爽、适当使用中药等方式调理。内热通常由积食、穿衣过多、感染性疾病、阴虚火旺等原因引起。
减少辛辣油腻食物,增加梨、冬瓜、绿豆等清热食材,避免睡前过量进食。积食引起的发热可配合小儿推拿按摩腹部。
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竹叶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排尿减少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避免过度包裹,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家长需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小儿七星茶、保和丸、健儿清解液等中成药。阴虚体质需辨证使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性药物。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