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能引起轻度腹泻、严重脱水甚至继发心肌炎等危害,主要危害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继发感染、罕见神经系统并发症。
轮状病毒侵袭小肠绒毛细胞导致吸收障碍,表现为水样腹泻和呕吐。轻度病例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时需静脉补液,药物可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频繁腹泻呕吐易引发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能出现嗜睡或惊厥。家长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及时就医进行电解质检测,必要时使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补充。
肠道黏膜损伤后可能继发细菌性肠炎,表现为发热和血便。建议家长采集新鲜标本送检粪便常规,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拉氏酵母菌散。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良性惊厥或脑炎,与病毒血症或电解质紊乱相关。家长需立即送医进行脑电图检查,住院期间可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配合苯巴比妥钠控制抽搐。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建议接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日常注意奶瓶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给予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恢复期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