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两者在作用机制、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
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丙硫氧嘧啶除抑制合成外,还能抑制外周组织中T4向T3转化。
甲巯咪唑半衰期较长,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血药浓度;丙硫氧嘧啶半衰期较短,通常需要每日分次服用。
妊娠期首选丙硫氧嘧啶,因其胎盘透过率较低;甲巯咪唑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妊娠中期后需谨慎使用。
甲巯咪唑常见皮疹、关节痛;丙硫氧嘧啶更易引起粒细胞缺乏和肝损伤,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