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烧伤后可根据创面情况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同时需配合无菌敷料保护创面。
适用于浅二度烧伤创面,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预防感染。可能出现局部刺激反应,需配合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
针对小面积烧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用前需清除创面渗出液,避免与眼周接触。
用于促进深二度烧伤表皮再生,需在控制感染后使用。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需冷藏保存。
适用于渗出较少的浅度烧伤,可吸收渗液形成凝胶环境。更换时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揭除。
烧伤后48小时内避免碰水,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若出现红肿加剧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恢复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